一、案情簡介
大學生小劉在瀏覽某兼職網站時,看到了一則“輕松賺錢,日結高薪”的兼職信息,工作內容是接收轉賬然后再按照要求將錢轉出去,每成功操作一筆就能獲得傭金。小劉覺得這份兼職既簡單又能快速賺錢,便添加了對方微信,對方為他詳細介紹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。
不久,小劉的銀行卡收到5000元轉賬,按要求轉出后獲得了500元傭金。然而,幾天后,小劉接到公安機關電話,得知自己的銀行賬戶涉及詐騙洗錢。原來,轉出的5000元為贓款,小劉因協助轉移資金被卷入案件。
二、案例解析
本案中,不法分子利用小劉兼職賺快錢心理,誘導其成為洗錢工具。即使不知情,小劉協助轉移不明資金也可能構成洗錢犯罪,其中的法律風險不可忽視。而且,不法分子通常會利用多個銀行賬戶進行資金轉移,整個洗錢流程難以追蹤,從而增加了受害者自證清白的難度。
三、風險提示
1.樹立正確財富觀。財富需要通過合法勞動獲得,對于網絡上承諾輕松賺取高額報酬的兼職信息,要保持高度警惕。尋找兼職工作時,應優先考慮正規招聘平臺和有資質的用人單位。
2.增強法律和風險意識。積極學習金融領域法律法規知識,了解洗錢行為的危害和后果。涉及資金轉賬時,務必謹慎對待,請勿盲目聽從他人指示。遇到可疑情況,應及時咨詢專業人士或向公安機關報案。
3.謹慎處理不明轉賬。收到不明來源的轉賬時,不要輕易相信對方的解釋,應立即與銀行聯系,核實轉賬的真實性及資金來源。對于來源不明或存在異常的轉賬,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。同時,要妥善保管好個人銀行賬戶信息,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4. 加強個人信息保護。在網絡環境中,要時刻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信息。不隨意在不可信的網站或平臺上填寫個人信息,不添加陌生人為好友,尤其是那些在網絡上主動提供“賺錢”機會的人。一旦發現個人賬戶信息被泄露,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補救,如修改密碼、掛失賬戶等。
來源: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